WISH INTERIOR DESIGN
煦苑室內設計
What We Offer
01
現場勘查
1. 確認現場狀況
-
檢查建築結構:確認天花板高度、樑柱位置、牆面材料與厚度等。
-
檢視現有設備:檢查門窗、空調、電源插座、排水口、消防設施等位置與狀況。
-
觀察光源與通風:確認自然光線的方向與強度,以及空間的通風條件。
2. 精確丈量空間
-
測量尺寸:包括房間長、寬、高、各牆面長度、開口尺寸(門、窗)、樑柱位置等。
-
測量高差:檢查地面是否平整,以及天花板的高度變化。
3. 標註與記錄
-
拍照與標註:詳細拍攝現場照片並標註尺寸、位置與特徵點。
-
圖紙記錄:將丈量數據標記於草圖上,以便後續繪製精確的CAD圖或3D模型。
02
建築法規檢討
1. 確認相關法規與規範
-
檢索法規資料:確認當地政府、建築管理機構所頒布法規條文、技術規範、消防條例、無障礙設計要求等。
-
檢查用途分類:確認空間的使用用途(如住宅、商業、辦公、餐飲等)是否符合土地使用分區的規定。
2. 建築安全與消防規定檢討
-
逃生路線規劃:檢查設計中是否具備合乎規定的安全疏散通道與出口配置。
-
消防設備要求:確認設計中包含必要的消防設備,如煙霧探測器、灑水系統、緊急照明等。
-
耐火建材檢討:檢查建材的耐火等級,尤其是防火門、牆面材料等符合相關規定。
3. 無障礙設計檢討
-
可及性設施:檢查通道寬度、坡道、電梯與衛生間等是否符合無障礙設計規範。
-
指引標示設置:確認空間內有明確的標示系統,特別是視障或聽障人士的輔助設施。
-
符合法定要求:檢討設計是否符合無障礙建築設計規範的具體條文。
4. 結構安全檢討
-
結構改動確認:若需拆改牆體或樓板,檢查其是否為承重結構,並依照法規申請必要的結構計算或驗證報告。
-
加強結構設計:對於增建或改建項目,確認結構安全性與穩定性符合規範。
5. 室內裝修許可與申請程序
-
檢討申請流程:確認設計項目是否需要向政府單位申請建築執照、變更使用許可等。
-
準備申請文件:根據規定準備完整的施工圖、說明書、計算書等文件。
-
申請協調:與建築師或相關單位合作,確保申請程序符合規範。
03
風格提案
1. 與業主充分溝通與需求確認
-
了解業主需求:深入了解業主對空間的功能需求、審美偏好、預算範圍與時間進度。
-
確認情感訴求:了解業主希望空間傳達的氛圍與感覺(如溫馨、簡約、奢華、現代感等)。
2. 進行風格調研與分析
-
風格資料確認:說明設計風格的特點,如現代風、北歐風、工業風、古典風、日式禪風等。
-
流行趨勢參考:考察當前的設計趨勢與創新概念,以便適當融入提案中。
-
材料與色彩分析:分析不同材料的視覺與觸覺特性,以及色彩搭配的影響。
3. 建立設計概念與主題
-
確定主題風格:根據業主需求與調研結果,確定明確的設計主題。
-
風格元素萃取:從各種風格中選擇合適的元素,如家具造型、燈光配置、材質運用、紋理圖案等。
4. 製作風格提案資料
-
草圖與概念圖:繪製簡單的手繪草圖或數位草圖,表現空間的整體佈局與主要造型語彙。
-
參考圖片與範例展示:提供類似風格的實景照片或案例圖片,輔助說明設計構想。
5. 提案簡報與業主溝通
-
提案說明:準備簡報或展示文件,清楚說明風格概念與設計元素的選擇理由。
-
互動討論:與業主進行深入討論,了解他們的回饋與建議。
-
調整與修改:根據業主意見進行修改,確保設計方向符合他們的期望。
6. 確認風格定位與最終定案
-
確立風格基調:經過反覆溝通後,確認整體空間風格的主題與基調。
-
設計說明書:將風格定位、色彩搭配、材料運用等詳細記錄於設計說明書中,作為後續設計階段的參考依據。
-
簽署確認:取得業主的正式確認與同意,進入後續的設計深化與施工圖階段。
04
設計合約
1. 合約前的準備工作
-
確認設計範疇:明確定義設計範圍,包括設計內容、服務項目、空間範圍與專案規模。
-
估算設計費用:根據項目需求、設計複雜度與預算進行費用估算,提供詳細的報價單或費用說明書。
-
建立雙方共識:確認與業主的需求達成共識,並提供完整的設計提案與服務範圍說明。
2. 擬定合約書
-
合約格式:使用標準合約範本或律師撰寫的合約書格式,以確保法律效力。
3. 合約簽署與留檔
-
雙方簽署:在合約文件上簽名或蓋章,確保合約具有法律效力。
-
副本保留:製作兩份正本,一份交由業主保存,一份由設計師保存。
05
平面圖繪製
1. 收集並整理現場資料
-
現場丈量資料匯總:檢查並確認所有現場測量數據的精確性,包括牆體、樑柱、門窗、樓梯等位置。
-
建築圖紙檢視:取得建築原始圖紙(若有),確認與現場丈量結果是否一致。
-
檢查現場條件:確認是否有特殊的建築構造或設備(如消防管道、空調系統)需要納入考量。
3. 繪製初步平面配置圖
-
建立基底圖:繪製現有建築的結構圖,包括牆體、門窗、樑柱與其他固定構造。
-
配置傢俱與設備:在圖面中加入各功能區域的家具、設備配置(如沙發、餐桌、床、書桌、櫃子等)。
-
標註尺寸:標明主要家具、牆面與動線的尺寸,確保符合人體工學與實際需求。
-
檢查動線與空間感:確認動線是否順暢,並確保空間配置符合業主的期望。
4. 進行法規檢討與修正
-
檢查建築法規:確認設計配置是否符合當地法規,包括防火、無障礙設計、緊急逃生路線等規定。
-
必要修改:若發現違規之處,需進行調整與修正,確保設計符合規範。
06
圖面溝通
1. 確定設計需求與功能規劃
-
與業主溝通確認:明確業主對空間的使用需求與期望,如各區域的功能、動線要求與特殊需求。
-
功能區劃分:將空間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域(如客廳、餐廳、臥室、廚房、衛浴等),並確認各區域的主要用途。
-
動線規劃:設計合理的動線配置,確保空間使用的便捷性與流暢性。
2. 回饋與調整
-
傾聽意見:記錄溝通對象提出的建議與疑問。
-
即時調整與討論:若有圖面細節需要即時修改,可以當場進行簡單的調整與確認。
-
檢討與優化:根據回饋意見,將圖面內容重新檢查與修改,並標註修改部分以利確認。
07
細節修改
1. 設計細節優化
-
配置調整:根據法規檢討或業主回饋,優化空間配置與家具佈置。
-
材質與色彩標註:在圖面中標明建材、地板、牆面、天花板的材質與色彩。
-
配置精細化:針對各功能區域進行細部調整,如收納空間的配置、燈光與插座位置等。
2. 製作最終平面配置圖
-
圖面標註:明確標註所有牆體、門窗、家具、設備、電氣點位等資訊。
-
文字說明:在圖面中附加必要的說明文字與標註,如區域名稱、材質說明等。
3. 修改確認
-
修正與優化:根據業主的回饋進行修改,並反覆檢討直到達成共識。
08
3D示意圖
1. 建立3D模型 (3D Modeling)
-
基礎建模:利用3D軟體建立空間的結構模型,包括牆面、地板、天花板、門窗等。
-
家具與裝飾物建模:**根據設計需求放置並調整家具、裝飾品與設備的模型。
2. 賦予材質與色彩
-
材質貼圖設定:為模型表面賦予正確的材質貼圖,並調整反射、折射、粗糙度等屬性。
-
顏色與質感調整:根據設計需求調整材質的色彩與質感,確保與概念設計相符。
09
施工圖完稿
1. 平面配置圖 (Floor Plan)
-
牆體配置與尺寸標註:繪製所有牆體、樑柱位置,並標註實際尺寸與牆厚。
-
開口與通道:標註門、窗、走道、逃生路徑等位置與尺寸。
-
傢俱與設備配置:標示各項家具與設備的擺放位置與尺寸。
-
圖例與標示:提供符號圖例說明與比例尺標註。
2. 天花板配置圖 (Ceiling Plan)
-
天花設計:繪製天花板結構與裝飾設計,包括燈槽、樑位與裝飾板。
-
燈具配置:標註燈具種類、型號、安裝位置與照明範圍。
-
檢修口與排氣設備:標明檢修口與空調、排氣系統的出風口位置。
3. 立面圖 (Elevation Drawings)
-
牆面細部設計:繪製牆面造型、材質與裝飾細節。
-
門窗設計:標明門窗的尺寸、材質、開啟方式與安裝位置。
-
收納空間配置:標示櫃體、展示架、鏡子等裝置的詳細資料。
4. 剖面圖 (Section Drawings)
-
結構剖面:展示空間的垂直剖面構造,顯示地板、牆壁、天花板之間的關係。
5. 水電配置圖 (MEP Drawings - Mechanical, Electrical, Plumbing)
-
電路配置圖:標註插座、開關、照明設備的安裝位置與電線走向。
-
給排水圖:繪製排水口、熱水系統與排氣系統的配置圖。
-
空調與通風系統:標示空調主機、出風口、回風口與管路配置。
10
工程預算單
1. 項目分類與明細
將工程預算細分為不同類別,並在每一類別下列出詳細項目:
-
拆除工程 (Demolition Work)
-
結構工程 (Structural Work)
-
水電工程 (MEP Work - Mechanical, Electrical, Plumbing)
-
木作製作 (Carpentry Work)
-
油漆與壁紙工程 (Painting & Wallpaper Work)
-
地面工程 (Flooring Work)
-
天花板工程 (Ceiling Work)
-
燈具與電器安裝 (Lighting & Electrical Installation)
-
軟裝佈置 (Soft Furnishing)
2. 成本細目表 (Cost Breakdown Table)
-
為每一項目建立詳細的預算表格。
3. 總工程費用 (Total Project Cost)
-
將所有小計加總,得出總工程費用。
-
以清楚的方式列出各大分類的費用統計。
11
材料變更
1. 重新檢討預算範圍與優先級
-
確認業主的預算上限:與業主再次確認可接受的最高預算金額。
-
檢討優先項目:了解業主的優先需求(如:某區域需高級材料、某區域可接受較低成本材料)。
-
設定修改範圍:確認哪些項目或材料是可以調整的,哪些是必須保留的。
2. 搜尋替代材料 (Material Alternatives)
-
尋找相似質感或外觀的材料:
-
將高級材料更換為外觀相似但價格更低的材料(如:天然石材 ➔ 仿石材瓷磚,實木 ➔ 木紋貼皮)。
-
-
考量耐用性與保養:
-
確保替代材料在耐用性與使用壽命上不會有明顯的負面影響。
-
-
檢討整體效果:**評估材料替代後對設計美感、品質與實用性的影響。
3. 修改預算單與圖面 (Revise Budget Sheet & Drawings)
-
更新工程預算單:將確認後的材料費用、人工費用與總預算重新計算並記錄。
-
修改圖面標註:若材料更換涉及施工方式的改變(如木作結構改為金屬結構),需更新圖面。
12
工程合約
1. 準備階段 (Preparation Stage)
確認設計方案與施工範圍
-
確定業主已確認最終的設計方案(平面圖、立面圖、施工圖、3D示意圖等)。
-
明確定義施工範圍(如:客廳、臥室、廚房、衛浴等區域)與工作內容(如牆面裝飾、家具製作、燈光安裝等)。
-
準備詳細的工程預算單,包括材料清單、人工費用、管理費用與總預算。
2. 合約 (Contract Drafting)
-
列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,包括設計師與業主的權利與責任。
-
訂立合約範圍與工作內容,說明設計與施工的具體範圍與服務項目。
3. 付款方式確認 (Payment Method Confirmation)
-
明確說明每階段的付款金額、支付方式與帳戶資訊。
-
標註清楚的違約罰則與處理方法。
4. 圖紙與預算單確認 (Drawing & Budget Confirmation)
-
所有的圖紙與預算單已經附加於合約中。
13
進場施工
1.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(Pre-Construction Preparation)
-
現場清理:確認現場已清理乾淨,所有不必要的物品已經搬離或拆除完畢。
2. 進場施工準備 (Site Setup)
-
施工人員安排:確認各工種(泥作、木作、水電、油漆等)的施工人員已到位。
-
工作分配:明確各工人的工作範圍與負責項目。
14
工程問題回報
1. 與業主溝通 (Communicate with the Client)
-
誠懇且專業地說明問題
-
保持透明:誠實說明問題的嚴重程度,避免誇大或掩飾。
-
情境再現:使用照片、影片或現場展示來說明問題的具體狀況。
2.提出解決方案並協商 (Propose & Negotiate Solutions)
-
清楚說明每個方案的優缺點
-
與業主討論與確認
-
允許業主提出疑問或建議。
-
根據業主的回饋,調整方案並達成共識。
-
根據協商後的方案,通知施工人員或供應商進行調整或修正。
-
確認施工人員理解修正內容與具體操作方法。
15
初步驗收
1. 準備檢查資料與工具 (Prepare Inspection Documents & Tools)
-
準備完整的施工圖紙、工程預算單與合約作為檢查依據。
2. 現場檢查與驗收 (On-Site Inspection & Acceptance)
-
逐區檢查:依據檢查清單,從每個區域依次檢查,並確認所有項目符合設計要求。
3. 問題點確認與檢討 (Identify & Review Issues)
評估修正方案
-
根據問題的類型,提出具體的修正方案。
-
評估修正所需的時間與費用。
4. 問題修正與二次檢查 (Issue Resolution & Re-Inspection)
修正工作執行
-
將所有確認的問題進行修正,並記錄修正過程。
-
將修正後的項目再次檢查,確認所有問題已妥善解決。
-
更新檢查清單並標註已完成的項目。
5. 業主確認與進入最終驗收階段 (Client Approval & Move to Final Acceptance)
與業主確認驗收結果
-
確認業主對檢查結果與修正成果感到滿意。
-
確定可進入最終驗收階段,或安排再次修正。
16
完工驗收
確認與簽署 (Final Approval & Signing)
業主確認與簽署
-
確認業主對所有施工項目的品質與修正結果感到滿意。
-
獲取業主簽字或蓋章,表示工程驗收完成。
-
確認最終付款條件與金額的結算。
17
工程保固
工程自驗收合格日起計算一年內,如因施工品質不良所引起之瑕疵、損壞時【天災人為因素不再此保固範圍內】,願意依照契約修復完成。
18
攝影紀念
1. 現場佈置與整理 (Site Preparation & Styling)
-
清理所有區域,確保空間整潔、無雜物或灰塵。
-
確認燈具、家具、裝飾品的擺放位置正確且美觀。
-
增加氛圍的裝飾品:如花藝、藝術品、書本、擺飾品等。
-
精心擺放家具與飾品,營造出最佳的構圖效果。
-
根據拍攝風格調整燈光、窗簾與反射物件。
-
拍攝每個房間的全景圖、半景圖與細節特寫。
2. 提交與保存 (Delivery & Archiving)
-
將照片提供給業主。
-
提供不同格式與解析度的檔案以供選擇。




